当一列高铁以350公里/小时呼啸而过,当地铁在地下隧道中持续穿行,当重载列车满载货物翻山越岭……
你是否想过:
车载控制系统、牵引变流器、信号设备、空调机组等精密部件,如何在长期颠簸、频繁冲击中依然稳定运行?
答案就藏在一项严苛的测试中——
轨道交通 机车车辆设备 冲击和振动试验。
这是轨道装备上市前必须通过的“极限生存挑战”,是保障列车安全运行的核心防线。
今天,我们就来揭开这项“国之重器”背后的科学密码。
一、为什么轨道设备必须做冲击和振动试验?
轨道交通环境极为恶劣:
轨道接缝、道岔带来的周期性振动
列车启动、制动、过弯时的加速度冲击
长途运行累积数百万次振动循环
极端温度、湿度叠加机械应力
这些因素可能导致:
❌ 元器件松动脱落
❌ 焊点疲劳开裂
❌ 接插件接触不良
❌ 结构断裂失效
一旦关键设备(如制动系统、信号装置)在运行中失灵,后果不堪设想。
因此,所有安装在机车车辆上的电气、电子、机械设备,都必须通过冲击和振动试验,确保其在全生命周期内可靠工作。
二、权威标准:IEC 61373 & GB/T 21563
该试验的核心依据是国际电工委员会标准 IEC 61373《铁路应用 机车车辆设备 冲击和振动试验》,中国国家标准 GB/T 21563 与其等效采用,是轨道交通装备准入的强制性技术门槛。
适用对象:
牵引系统(变流器、电机)
制动控制单元(BCU)
列车网络控制系统(TCMS)
车载信号设备(ATP/ATO)
空调、照明、电源模块
所有固定安装的车载设备
三、测试类型:模拟真实运行中的“四大考验”
1. 随机振动试验 —— 模拟持续运行的复杂震动
目的:评估设备在列车正常行驶过程中,因轨道不平顺、轮轨噪声等引起的宽频随机振动下的耐久性。
测试参数:
频率范围:1–2000 Hz
加速度谱密度(PSD):根据设备安装位置分级
持续时间:每轴向5小时,X/Y/Z三方向依次进行
可结合温度循环(高温/低温)
2. 冲击试验 —— 模拟瞬时剧烈冲击
目的:模拟列车启动、紧急制动、道岔通过、连挂撞击等产生的瞬时高g值冲击。
测试方式:
半正弦波脉冲
峰值加速度:3g – 15g(根据设备位置)
脉冲持续时间:2ms – 30ms
每个方向(±X, ±Y, ±Z)施加10次冲击,共60次
3. 功能性振动试验 —— 通电状态下实时监测
创新点:设备在通电运行状态下进行振动测试,实时监控:
是否死机、重启
通信是否中断
控制指令是否误触发
传感器数据是否漂移
4. 扫频正弦振动 —— 查找结构共振点
目的:通过频率扫描(1–500 Hz),找出设备的固有频率,避免与车辆振动频率重合导致共振放大。
四、测试流程
样品准备
提供完整功能样机,含外壳、线缆、安装支架
预处理:温湿度调节
夹具设计
定制安装工装,模拟实车安装状态
确保刚性连接,避免额外衰减
传感器布置
在设备关键部位贴加速度计(如PCB板、外壳)
执行测试
按标准顺序进行:冲击 → 随机振动 → 功能监测
试验后检查
外观:无裂纹、变形、脱落
功能:正常启动、通信、控制
内部:X光或拆解检查焊点、连接器
五、判定标准:零容忍缺陷
✅ 通过条件:
试验过程中无功能性中断
无结构性损坏(裂纹、断裂)
无元器件脱落或位移
试验后性能符合技术规范
❌ 任一以下情况即判为不合格:
设备死机且无法自恢复
关键信号丢失
出现影响安全的机械损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