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午后,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雨倾盆而下。
路边的监控摄像头仍在工作,
路灯依旧明亮,
充电桩上的指示灯正常闪烁……
这些在风雨中“坚守岗位”的户外电器设备,为何不会因进水而短路、损坏甚至引发安全事故?
答案就藏在一项关键环境试验中——
淋雨测试(Rain Test)。
在中国,这项测试的权威标准是 GB/T 2423.38-2022《环境试验 第2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R:水试验方法指南》,它为户外电器的防水性能提供了科学验证依据,是产品能否“风吹雨打都不怕”的通行证。
本文将为您全面解读 GB/T 2423.38 淋雨测试,揭开户外设备“防水抗雨”的技术秘密。
一、什么是淋雨测试?
淋雨测试(Rain Test),又称防雨试验,是模拟自然降雨条件,评估电气设备外壳防止雨水侵入的能力。
它不仅适用于持续降雨,还模拟:
风吹斜雨
突发暴雨
设备表面积水
雨后潮湿环境
二、标准解读:GB/T 2423.38-2022
该标准等效采用国际标准 IEC 60068-2-18:2017,是《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系列标准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水试验(包括滴水、淋雨、溅水、浸水等)提供方法指南与实施框架。
虽然 GB/T 2423.38 本身是“指南”,但它明确引用了具体的试验方法,如:
试验Ra:滴水试验(垂直滴落)
试验Rb:摆管淋雨试验
试验Rc:喷嘴淋雨试验
试验Rd:溅水与浪涌试验
试验Re:喷射试验(高压水枪)
其中,Rb 和 Rc 是户外电器最常用的淋雨测试方法。
三、为什么要做淋雨测试?
1. 防止电气故障
雨水进入可能导致短路、漏电、元器件腐蚀
引发设备宕机或火灾风险
2. 保障人身安全
户外设备若因进水导致外壳带电,可能造成触电事故
尤其对充电桩、配电箱、照明设施至关重要
3. 满足IP防护等级要求
淋雨测试是验证 IPX3(防淋雨)和 IPX4(防溅水)及以上等级的核心手段
是CCC认证、CE认证、CB体系的重要测试项目
4. 提升产品可靠性
通过测试可暴露密封设计缺陷
优化结构、材料、工艺,延长使用寿命
四、主要淋雨测试方法详解
1. 试验Rb:摆管淋雨试验(Oscillating Tube)
适用对象:
中小型设备,如传感器、接线盒、小型控制箱。
测试装置:
半圆形铜管(直径约1m),布满直径0.4mm喷孔
铜管绕中心轴往复摆动(±180°或±90°)
水流量:根据管长计算,通常10 L/min
测试条件:
摆动角度:±180°(覆盖顶部和两侧)
持续时间:至少 10分钟,建议1小时
设备不旋转(静态放置)
2. 试验Rc:喷嘴淋雨试验(Nozzle Spray)
适用对象:
大型或重型设备,如通信基站、光伏逆变器、充电桩、户外机柜。
测试装置:
使用内径≥5mm的喷嘴
水压:根据距离调节,通常80–100 kPa
流量:≥ 100 L/min
测试方式:
喷嘴距样品0.5–2m
从四个方向(前、后、左、右)各喷淋 1分钟以上
总时间不少于4分钟,建议更长
五、判定标准:防水成败在此一举
✅ 通过条件:
无雨水进入关键部件(如电路板、电源模块)
功能正常,无异常报警
绝缘电阻符合安全要求
❌ 任一以下情况即判为不合格:
内部可见水迹或积水
出现短路、冒烟、异响
功能失效或重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