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销售热线0755-23312011

检测认证知识分享

GB4806食品接触材料检测标准详细解读

为进一步保障消费者食品质量安全,2023年以来,中国卫生健康委员会先后对GB 4806系列共6项食品安全标准进行了制修订,涉及塑料、金属、橡胶、复合材料、油墨、黏合剂等6类食品接触材料,除GB 4806.15-2024《食品安全标准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用黏合剂》正式实施日期为2025年2月8日,其余5项食品安全标准于2024年9月6日正式实施。


  主要技术内容汇总

  1、GB 4806.7-2023《食品安全标准 食品接触用塑料材料及制品》,正式实施日期为2024年9月6日。

  (1)适用范围:将GB 4806.6-2016《食品安全标准 食品接触用塑料树脂》和GB 4806.7-2016《食品安全标准 食品接触用塑料材料及制品》进行合并,并在此基础上增加了食品接触用淀粉基塑料及制品。

  (2)通用理化指标:迁移总量、高锰酸钾消耗量、重金属、脱色试验等项目试验方法及指标均未发生变化,并在此基础上增加了芳香族伯胺迁移总量的检验方法和限值要求。

  (3)允许使用的树脂清单由GB 4806.6-2016中的102项调整为187项。


  2、GB 4806.9-2023《食品安全标准 食品接触用金属材料及制品》,正式实施日期为2024年9月6日。

  (1)原料要求:明确了铅、镉、砷、汞、锑、铍、锂不应用作食品接触面金属基材及金属镀层的合金元素;并在GB 4806.9-2016基础上新增4类食品接触面金属基材及镀层的杂质元素含量要求。

  (2)修改了需测试迁移量的重金属元素项目及指标,在GB 4806.9-2016检测砷、镉、铅、铬、镍5种重金属基础上,再增加锑、铝、钴、铜、锰、钼、锡、锌8种指标及限值。

  (3)明确要求预期重复使用的金属材料及制品迁移试验需要进行三次,三次的迁移结果有任何一次超标即判为不合格。但若不锈钢材料及其制品次试验测得的迁移量未超限量,且确有证据证明后续测定迁移量不会增加,则无需进行后续试验。

  3、GB 4806.11-2023《食品安全标准 食品接触用橡胶材料及制品》,正式实施日期为2024年9月6日。

  (1)适用范围:在正常情况下,已经或预期可能与食品或食品添加剂接触,或其成分可能转移到食品中,以天然橡胶、合成橡胶或硫化的热塑性弹性体为主要原料的材料及制品。在GB 4806.11-2016基础上删除了硅橡胶。

  (2)通用理化指标在总迁移量、高锰酸钾消耗量、重金属3个指标基础上,再增加芳香族伯胺迁移总量、N-亚硝胺和N-亚硝胺可生成物迁移总量3个指标要求。

  (3)修订了迁移试验条件及判定规则:明确了含油脂食品模拟物应按照GB 31604.1选择植物油,技术上不可行或发生在正常使用条件下不会发生的物理性能的改变时,才选择50%乙醇溶液;

  (4)明确要求了高锰酸钾消耗量及试验次数。


  4、GB 4806.13-2023《食品安全标准 食品接触用复合材料材料及制品》,正式实施日期为2024年9月6日。

  (1)明确了食品接触用复合材料及制品定义:由不同材质或相同材质材料通过黏合、热熔或其他方式复合而成的两层或两层以上的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

  (2)技术要求:各层材料除应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规定外,感官要求、总迁移量、高锰酸钾消耗量、重金属(以Pb计)和脱色试验项目还应按直接接触食品层材料的相关要求执行。

  (3)明确了微生物限量要求:预期与食品直接接触,且不经消毒或清洗直接使用的复合材料及制品的微生物限量应符合GB 14934的规定。与食用、烹饪或加工前需去皮、去壳或清洗的食品接触的产品除外。

  (4)明确了迁移试验的基本原则应按照 GB 31604.1 和 GB 5009.156 的规定执行。

  (5)明确了标签标识要求应符合4806.1规定,食品接触用复合材料及制品应按照由外层到直接接触食品层的顺序标示材质,包括黏合剂、涂层和油墨等,并以“/”隔开。


  5、GB 4806.14-2023《食品安全标准 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用油墨》,正式实施日期为2024年9月6日。

  (1)明确油墨的类别,分为直接接触食品用油墨和间接接触食品用油墨两种,其中直接接触食品的油墨为印刷在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的食品接触面,预期直接与食品接触的油墨;间接接触食品用油墨为:印刷在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的非食品接触面,预期不与食品直接接触,但其成分可能转移到食品中的油墨,也包括与油墨配套使用的光油。

  (2)对食品接触用油墨的基础原料做出了限制要求:直接接触食品用油墨所使用的原料应为GB 2760及相关公告中批准使用的物质。间接接触食品用油墨所用着色剂除了要符合GB 9685对着色剂纯度的要求,还不应使用基于铅、汞、镉等7种重金属元素或其化合物的着色剂。

  (3)除了对油墨本身作出了铅、汞、镉、铬、砷5项重金属残留量限值要求外,还对印刷油墨层的总迁移量、高锰酸钾消耗量、重金属、芳香族伯胺迁移总量4项理化指标作出了要求。

  (4)明确了迁移试验的基本原则应按照 GB 31604.1 和 GB 5009.156 的规定执行。

  (5)明确了油墨产品的标签标识应符合4806.1要求外,还应在标签上标示产品类别、印刷基材、印刷工艺及特殊使用要求等信息。


  6、GB 4806.15-2024《食品安全标准 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用黏合剂》,正式实施日期为2025年2月8日。

  (1)明确黏合剂的类别,分为直接接触食品用黏合剂和间接接触食品用黏合剂两类。其中直接接触食品用黏合剂指用于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的食品接触面,预期直接与食品接触的黏合剂,如水果贴纸用压敏胶等;间接接触食品用黏合剂指用于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的非食品接触面,预期不与食品直接接触,但其成分可能转移到食品中的黏合剂,如复合材料层间使用的黏合剂等。

  (2)明确黏合剂除了要符合GB 4806.1的要求外,对直接接触黏合剂层,还作出了总迁移量、高锰酸钾消耗量、重金属、芳香族伯胺迁移总量4项理化指标及感官的要求。

  (3)对黏合剂生产企业及使用企业分别作出了不同的食品安全风险管控要求。黏合剂生产企业应通过配方设计、原料选择、生产过程控制等方式控制安全风险;使用企业应通过接缝和边缘等包装设计、增加有效阻隔层、固化过程控制等方式控制产品的安全风险,在达到预期效果的情况下尽量减少黏合剂使用量和残留量。

  (4)明确了迁移试验的基本原则应按照 GB 31604.1 和 GB 5009.156 的规定执行。

  (5)明确了黏合剂产品标签标识应符合4806.1要求外,还应在标签上应标注产品类别(直接接触食品用黏合剂、间接接触食品用黏合剂)。

  风险提示

  食品接触材料系列标准均为强制标准,各食品相关企业均须严格执行,若违反将按《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百二十四条之规定进行处罚。



深圳讯科标准技术为第三方检测机构,专业提供:3C认证,KC认证,CE认证, CCC认证, UV老化测试, 高低温测试, 声学测试, 老化寿命测试, 有害物质检测, 软件测试测评, 防水防尘测试, 第三方检测中心, 危废鉴定, 第三方测试报告, ROHS环保认证, FCC认证, PSE认证, BQB认证, CB认证, SRRC型号核准, 防爆认证, 可靠性测试, 氙灯老化测试, ISTA包装运输测试, 气体腐蚀测试, 振动冲击测试, 冷热冲击测试, WF2腐蚀等级测试, MTBF认证测试, 失效分析, 材料检测中心, 建筑材料检测, 连接器测试, 噪音测试, 环保检测, 环境检测, 水质检测, 材质鉴定, MSDS认证报告, 运输鉴定报告, 质检报告, 烤箱检测, 亚马逊UL检测报告, 防火测试, 玩具检测, 电子产品质量检测中心, 食品接触材料检测, 材料成分分析, 生物降解检测, reach测试,欢迎您的来电。


版权所有Copyright(C)2013-2015深圳市讯科标准技术服务有限公司粤ICP备16026918号-2


网站地图 XML

咨询热线:0755-23312011